陶瓷与精密陶瓷的区别
金属、有机材料和陶瓷被统称为“三大材料”。“陶瓷”一词据说源于希腊语“Keramos”,意为“烧制粘土”。最初指陶瓷,近年来,陶瓷一词开始用于指代非金属和无机材料,包括耐火材料、玻璃和水泥。基于上述原因,陶瓷现在可以定义为“使用非金属或无机材料,并在制造过程中经过高温处理的产品”。
在陶瓷中,以电子工业为首的各种工业用途都要求高性能和高精度。因此,为了与由粘土、二氧化硅等天然材料制成的普通陶瓷区分开来,它们现在被称为“精密陶瓷”。精细陶瓷是指使用“严格挑选或合成的原料粉末”,通过“严格控制的制造工艺”和“精细调整的化学成分”制造出的高精度陶瓷。
原材料和制造方法差异巨大
陶瓷所用的原料是天然矿物,精密陶瓷所用的原料是高纯度原料。
陶瓷制品具有硬度高、耐热性优异、耐腐蚀、电绝缘性好等特点,其代表产品有陶瓷、耐火材料、玻璃、水泥、精密陶瓷等。精细陶瓷在上述特性的基础上,具有更优异的机械、电学、光学、化学、生物化学性能以及更强大的功能。目前,精密陶瓷广泛应用于半导体、汽车、信息通信、产业机械、医疗等各个领域。陶瓷与精细陶瓷等传统陶瓷的区别主要在于原材料及其制造方法。传统陶瓷是将泥岩、长石、粘土等天然矿物混合,然后成型、烧成而成。而精细陶瓷则使用高度纯化的天然原料、经过化学处理合成的人工原料以及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化合物。通过对上述原料进行配制,可以获得具有所需性能的物质。此外,将制备好的原材料通过成型、烧成、研磨等精确控制的加工工序,形成尺寸精度极高、功能强大的高附加值产品。
陶瓷的分类:
1. 陶器与陶瓷
1.1 陶器
将粘土揉捏成型,在低温(约800℃)下烧制而成的无釉容器。例如绳文式陶器、弥生式陶器以及公元前6000年左右中东和近东出土的器物等。目前使用的产品主要有红褐色花盆、红砖、炉灶、滤水器等。
1.2 陶器
烧成温度比陶器高(1000-1250℃),具有吸水性,是上釉后使用的烧成品。例如SUEKI、RAKUYAKI、Maiolica、Delftware等。现在广泛使用的产品主要有茶具、餐具、花具、瓷砖等。
1.3 瓷器
瓷器是在高纯度粘土(或泥岩)中添加硅石和长石,经过混炼、成型、烧成后完全固化的白色烧成品。使用彩色釉料。在隋唐等中国封建时代(7-8世纪)发展起来,并流传至世界各地。主要有景德镇烧、有田烧、濑户烧等。现在广泛使用的产品主要包括餐具、绝缘体、工艺品、装饰瓷砖等。
2.耐火材料
它由高温下不会变质的材料模制和烧制而成,用于建造炼铁、炼钢和熔化玻璃的熔炉。
3.玻璃
它是由二氧化硅、石灰石、纯碱等原料加热熔融而形成的无定形固体。
4.水泥
将石灰石和硅石混合煅烧,并添加石膏而得到的粉末。加水后,石子和沙子粘合在一起,形成混凝土。
5.精密工业陶瓷
精细陶瓷是通过“采用精选或合成的原料粉末,精细调整化学成分”+“严格控制的制造工艺”制成的高精度陶瓷。与传统陶瓷相比,它功能更强大,因此广泛应用于半导体、汽车、工业机械等各种领域。精细陶瓷曾一度被称为新型陶瓷或先进陶瓷。
发布时间:2022年1月1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