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半导体晶圆制造领域,基材的选择直接影响设备的精度和产量。一些不法供应商将大理石冒充天然花岗岩,以次充好。掌握两者的鉴别方法是确保晶圆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。本文从四个主要维度解析两者的区别,助您避免落入劣质替代品的陷阱。
一、密度与硬度:最直观的物理“身份证”
天然花岗岩:密度2600-3100kg/m³,莫氏硬度6-7,敲击声音清脆。ZHHIMG®选用的黑色花岗岩密度超过3000kg/m³,可承受1000kg/m²以上的均匀荷载。
大理石:密度仅为2500-2700kg/m³,硬度为3-5,敲击时声音沉闷。用硬币轻轻刮擦表面,大理石易留下痕迹,而花岗岩几乎不会受损。
二、结构特征:显微镜下的“瑕疵”
天然花岗岩:由石英、长石等矿物颗粒紧密交织构成,孔隙率小于0.5%,超声波检测无明显内部缺陷。
大理石:主要成分为碳酸钙,晶体结构疏松,孔隙率为1-3%,易吸水膨胀。在晶圆设备的高温环境下,大理石基座可能因热胀冷缩造成±5μm以上的精度偏差。
三、性能测试:实战中的“魔镜”
四、真伪溯源:可靠的“身份证明”
正规花岗岩基地:提供ISO9001质量认证及SGS矿物成分检测报告,可追溯矿脉产地(如济南黑、山东黑、印度黑)。
劣质替代品:没有权威认证,或者含糊地描述为“花岗岩材料”,实际上是染色大理石,无法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。
避免陷阱指南:确保高质量基础的三个技巧
检查证书:要求供应商提供密度、硬度、热膨胀系数的测试报告;
测试性能:模拟晶圆设备的运行环境,测试底座在振动、温度变化下的稳定性;
选择品牌时优先考虑ZHHIMG®等通过ISO三体系认证的厂家,避免小作坊的低价陷阱。
发布时间:2025年6月1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