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电磁干扰到真空兼容性:花岗岩底座在光刻机中的不可替代性。


在半导体制造领域,作为决定芯片制程精度的核心设备,光刻机内部环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。从极紫外光源的激发,到纳米级精密运动平台的运行,每个环节都不容有丝毫偏差。花岗岩基座凭借一系列独特的性能,在保障光刻机稳定运行、提升光刻精度方面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。
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
光刻机内部电磁环境复杂。极紫外光源、驱动电机、高频电源等部件产生的电磁干扰(EMI)若得不到有效控制,将严重影响设备内精密电子元器件和光学系统的性能。例如,干扰可能导致光刻图形出现微小偏差。在先进的制造工艺中,这足以导致芯片上晶体管连接错误,从而大幅降低芯片良率。
花岗岩属于非金属材料,本身不导电,不存在金属材料内部自由电子运动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。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天然的电磁屏蔽体,能够有效阻断内部电磁干扰的传输路径。当外界电磁干扰源产生的交变磁场传播到花岗岩基座上时,由于花岗岩本身不具磁性,无法被磁化,交变磁场难以穿透,从而保护安装在基座上的光刻机核心部件,如精密传感器、光学镜头调节装置等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,确保光刻过程中图形转移的准确性。

精密花岗岩38
优异的真空兼容性
由于极紫外光 (EUV) 极易被包括空气在内的所有物质吸收,EUV 光刻机必须在真空环境中运行。此时,设备部件与真空环境的兼容性尤为重要。在真空环境中,材料会发生溶解、脱附并释放气体。这些释放的气体不仅会吸收 EUV 光,降低光的强度和传输效率,还可能污染光学镜片。例如,水蒸气会氧化镜片,碳氢化合物会在镜片上沉积碳层,严重影响光刻质量。
花岗岩化学性质稳定,在真空环境下几乎不释放气体。经专业测试,在模拟光刻机真空环境下(如主腔体内照明光学系统和成像光学系统所在的超净真空环境,要求H₂O<10⁻⁵Pa,CₓHᵧ<10⁻⁷Pa),花岗岩底座的释气率极低,远低于金属等其他材料。这使得光刻机内部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真空度和洁净度,确保EUV光在传输过程中的高透过率和光学镜片的超净使用环境,延长光学系统的使用寿命,提升光刻机的整体性能。
抗震性强,热稳定性高
在光刻过程中,纳米级的精度要求光刻机不能有丝毫的振动和热变形。车间内其他设备运行、人员走动等环境振动,以及光刻机自身运行产生的热量,都可能对光刻精度产生干扰。花岗岩密度高、质地坚硬,具有优异的抗振性。其内部矿物晶体结构致密,能有效衰减振动能量,快速抑制振动传播。实验数据表明,在相同振源下,花岗岩底座可在0.5秒内将振动幅度降低90%以上。相比金属底座,它能更快地使设备恢复稳定,确保光刻镜头与晶圆之间的精确相对位置,避免因振动导致的图案模糊或错位。
同时,花岗岩的热膨胀系数极低,约为(4-8)×10⁻⁶/℃,远低于金属材料。在光刻机运行过程中,即使因光源发热、机械部件摩擦等因素导致内部温度发生波动,花岗岩底座也能保持尺寸稳定性,不会因热胀冷缩而发生明显变形,为光学系统和精密运动平台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,保持光刻精度的一致性。

精密花岗岩08


发布时间:2025年5月20日